close

經常在東區出沒的開心瑪, 通常是和朋友相約在熟悉的咖啡廳, 喝飲料或是吃簡餐. 今天在喝完咖啡後覺得應該要來點什麼才好, 於是在巷弄中走來走去意外發現這家好吃的烏龍麵店. 從店家的MENU知道是從台中來的, 台北市目前有二家分店, 其中一家位於東區216巷中巷 (近巷口處有7-11). 從外觀上可以感受到店家用心的程度, 喜歡開發新地點的美食組, 立刻決定GOGOTRY囉!

門口一景~ 裝潢是木製日式風! 整體感覺不錯!

P1020135P1020136

菜單也是簡潔有力!
最左邊是冷麵, 也就是涼麵! (原味/泡菜/野菜) 左二區是溫麵, 就是湯麵 (白湯/辣湯/泡菜/上湯)
再來是小菜們: 紅酒漬鮮茄 / 黑玉胡麻豆腐 / 白綢軟絲 / 白玉腐皮湯卷 / 味增醬黃瓜 / 泡菜or味增手捲野菜餅
最右邊是手燒煎餅

P1020142  

我喜歡他們家的冷麵, 有彈性嚼勁佳~非常的Q不軟爛! 讚! 也因此我在一週間就去報到了二次, 但我發現二次麵條的粗細不一.雖說是手打烏龍, 但麵條的粗細直接影響了口感, 我想這還是跟師傅的工夫有絕大的關係, 如何維持每碗麵條都有一致的品質, 這才是師傅真正的考驗呀! 所以第二次造訪, 粗細不一的麵條, 有點小扣分, 雖然口味是一樣的.

第一次去吃了啥?
泡菜冷麵/招牌冷麵/上湯溫烏龍/紅酒漬鮮茄/黑玉胡麻豆腐/白綢軟絲/味增醬黃瓜/手燒煎餅 (明明只有二人同行~ 哈哈)

第二次去點了啥?
野菜冷麵/白湯溫烏龍/黑玉胡麻豆腐/白玉腐皮湯卷/味增醬黃瓜/味增手捲野菜餅/手燒煎餅 

有圖有真相!! GO!
1. 紅酒漬鮮茄&黑玉胡麻豆腐: 蕃茄非常的鮮甜, 調味酸甜適中, 吃起來有心曠神怡的清涼感, 喜歡蕃茄的人都會愛它吧! 胡麻豆腐有著濃郁的芝麻香氣, 我喜歡它綿密Q彈的口感, 不是入口即化的豆腐感, 倒像是麻糬和布丁那種ㄉㄨㄞ ㄉㄨㄞ的食感

P1020144

2. 美味QQ的泡菜冷麵: 麵條本身非常的有嚼勁, 煮的軟硬度恰到好處, 是我喜歡的口感. 海苔絲給的份量很夠, 搭配著一起入口, 吃得到濃濃海苔味. 泡菜是爽脆的, 沒有太多的蒜味, 辣度也適中. 令人滿意的一品

P1020147

3. 上湯烏龍: 湯麵的麵條比較軟, 這比較合朋友的口味. 對我來說, 它太軟了! 我不喜歡, 但湯的味道是我喜歡的, 上湯單點一碗$20, 可接受.

P1020149

4. 二次都有點的胡麻豆腐, 深得我心. 佐味增醬及些許薑末, 真的蠻好吃的~ 哈哈哈! 
其他的主食伙伴是: 味增醬黃瓜- 醬好& 黃瓜爽脆好吃我喜歡/白玉腐皮湯卷- 極普通的一品, 裝盤的樣子也普通/ 味增手捲野菜餅- 普通,偏台式口味,餅皮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, 不確定是不是冷凍食品!?! 另外是, 白湯溫烏龍- 牛奶湯底, 一樣麵條是偏軟的, 湯不熱, 店家強調是溫烏龍, 所以這品不得我心; 野菜冷麵, 清淡好吃, 健康均衡的感覺, GOOD!!

IMG_2401IMG_2400

5.白綢軟絲- 著實嚇了一跳, 它跟海鮮一點關係都沒有, 是椰仁切片!! (偽裝成軟絲!?! 為什麼取名白綢軟絲~我不理解) 隨盤附上醬油+哇沙米. 選擇椰仁其實蠻有創意, 但我覺得店家應該開發出自己的口味, 比方做成沙拉類或是來個特調醬. 附上醬油+哇沙米, 讓我想到素菜中的假生魚片, 我不喜歡這樣的食物; 而且老實說, 完全只吃到醬油味, 特色不足的一品. 而且有拖累其他美味配菜的感覺! 這道真的SORRY了~我不會想再點!

P1020148  

6. 手燒煎餅, 好吃的餅乾. 芝麻香氣十足 入口時有微微焦香, 做為餐後甜點真的不錯, 份量也不多, 又不過於甜膩. 非常適合當做結尾的一品.
煎餅共有四種口味: 黑芝麻, 南瓜子, 葵瓜子 & 白芝麻(?) ~ 黑芝麻香氣最濃, 最得我心! 哈!
PS: 這家店是不可外帶的, 只有煎餅可以唷!!!

P1020150

手燒煎餅: 一枚一枚製做的模具!!

P1020151  

整體而言, 是我覺得好吃烏龍麵的店家之一! 冷麵Q彈好吃 + 用餐環境良好 + 服務人員優秀 = 我還會想去的一家店. ^.^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braottobre 的頭像
    libraottobre

    開心瑪的旅行,美食及生活

    libraottob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